当招聘团队的成员都清楚实际岗位的需要,并只针对几个关键事实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你要记住,关键是要评估应聘者的能力以及工作动力。在面试开始前,面试官们要一起开个碰头会,共享一下将来面试的那些人的详细信息,而不是仅依靠个人感觉或对方的技术背景来决定是否录用。
9、确保应聘者持续获得信息
面试的结尾并不就是确定招聘应聘者与否,而是开启新一轮的接触。对企业来说,根据诸多事实来评判应聘者合适与否很重要;同样,对应聘者来说,他也需要根据诸多事实来评估不同的工作机会,看到底哪一个最合适自己。这些事实包括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薪酬、招聘经理及其团队所表现出的素质、工作匹配度、文化匹配度、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你可以给对方发一张基于诸多事实来做决定的表格,让他自己就里面所列的项目,给你公司以及别的同样向他伸出橄榄枝的公司打打分,甚至包括他自己当前所在的公司。
我们建议,在面试流程中,你要赶在应聘者做出最终决定之前就让他们了解所有这些具体信息。如果你公司提供的职位在长期而言对他意味着一次不错的职业飞跃,只要对方不把薪酬作为第一考虑因素,通常他会选择你。
10、将招聘与绩效系统挂钩
使用工作描述来定义真实绩效目标的方式,与大多数公司所使用的绩效管理流程很自然地衔接在了一起。这样做就使得招聘人员能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来评估应聘者,应聘者面试的那个岗位也是基于实际工作需要而设立的。通过过程中的每一步明确工作期望值,可以促进应聘者对岗位的理解与兴趣。
建立一个正式的启动前(这个时间在发出入职通知与开始上岗之间)的入职培训项目,以使新员工与招聘经理就绩效目标达成清晰、一致的认识,并明白其中的轻重缓急,这很重要。在新员工入职后的三到六个月内,要紧密跟踪了解并评估其绩效。如果该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动力都与真实的工作需要相匹配,那么他留下来的几率与工作满意度都可能上升。
很多人力资源经理与招聘经理的问题是,他们把招聘流程中的一个个步骤都看成独立的。没有合适的纽带,这种端对端的流程很可能分崩离析。使这种端对端的流程发挥作用的关键是,退后一步,了解这些顶级人才独一无二的需要。从这种战略角度来看,流程的每一步都要从根本上重新设计。
虽然将招聘流程转变为可以升级的业务流程并不容易,但它也不会像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其他的业务举措一样难。如果招聘到顶级人才是公司数一数二的战略目标,那么没有什么能比完成这一流程转变更重要的事情了。
如果你提供的职位在长期而言对他意味着一次职业飞跃,只要对方不把薪酬作为第一考虑因素,通常他会选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