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我是企业家 不是偶像明星(图文)(3)

2010-04-01 14:44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淘宝网CFO、淘宝商城负责人张勇也表示:“李宁公司是淘宝商城的首批重点合作伙伴,可以说双方是携手共同发展起来的。基于李宁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的宝贵经验,以及与淘宝商城之间一贯的良好合作,我对于新投入运营的‘红双喜’品牌与‘乐途’品牌的官方旗舰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全球市场业务方面,据报道,今年1月5日李宁在美国的首家专卖店于波特兰正式低调开业,该店主要销售李宁公司最新研发的篮球、羽毛球和中国功夫系列几大类产品,其中中国功夫系列产品在国内还没有销售,全部由国内制造运往美国,专卖店的雇员则在当地招募。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这是李宁在继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耐克后,开始将战场延伸至耐克的“大本营”美国市场。

    李宁国际化的脚步并不仅限于美国,2009年,李宁斥资1.65亿元收购羽毛球品牌凯胜后,开始大举进军东南亚市场,目前,他已经建立了几十家专卖店,不仅销售羽毛球服装、鞋类和附属产品,还出售羽毛球器材。

    李宁的最终目标是要做全球品牌,李宁公司行政总裁张志勇表示。

    始于模仿成于创意

    耐克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和世界制鞋企业争相效仿的对象,其创始人兼CEO菲尔・奈特曾骄傲地说:“想要打败耐克,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而准确地模仿我们,然后再找出不同点来各个击破。”

    可能吗?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在成功的模仿耐克后,果然寻求到了突破口。有人曾说,李宁早期是看着耐克学会的品牌和营销,但却因为本土化定位以及出色的创意策划等超越了耐克。

    1990年,李宁在广东三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虽然是“照猫画虎”,但是在创立之初,李宁的策略就与其他国产运动品牌不同,他非常注重品牌的营销,并明确地将自身定位为品牌管理公司,将所有精力都花在品牌经营上。李宁作为世界顶级运动员,其品牌从一开始就与中国体操、中国体育紧密相连,而他正是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名声”。公司刚创立即与中国奥委会紧密地携手合作,并不遗余力的赞助各种赛事,在赛场上逐步树立起品牌形象。

    品牌营销的模仿是不可持续的,像诸如“明星代言”的营销方式和“轻资产运营”的资本模式本身就很容易被复制。要想具备长期的发展动力和优势,策划创意能力才是不可忽视的。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诸如耐克或者阿迪达斯这样的名牌,拥有比李宁更好的外部资源,比如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资源和营销广告公司资源等,但李宁公司的策划创意能力是不可小觑的,李宁本人也非常强调此项能力。深入人心的“一切皆有可能”就是成功之一。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