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春又来。

2018-12-21 11:46 来源:未知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明日,冬至。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因此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对此现象就有认识。冬至不仅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冬至的节俗在传承和演变中,依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阴极之至,阳气始至

今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太阳黄经达270°。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大致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尽春深,正是一个由冬寒到春暖的渐变过程。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淮南子》记载:“距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天子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更是把冬至这天设置成专门的祭天大典,甚至还要求大臣们把冬至当作过年一样。

如今,冬至依然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节日。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北京地区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冬至诗词知多少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吟二首》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明日冬至,不要忘了自己,也不要忘了家人......

 

 

公司标志
编辑:lth
连天红 企业动态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