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头案, 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家具。 翘头案一般靠墙陈设,用来摆放文玩、画轴。 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 故称翘头案。 在明代也称为“天然几”或“天禅几”。
▲夔龙纹卷书案·连天红 翘头案形式多种多样,明清两代的翘头案尤为典型。明式洒脱自然,清式大气实用。
对于文人而言, 翘头案作为书案的使用, 他要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使用的。 翘头变得非常温和,翘头很小,主要是防止画卷打开时,画轴不会滚到地上。
▲十字开光翘头案·连天红 试想一下, 如果你一把没抓住, 它咣当就掉下去了, 很可能就把画撕了。 但你在翘头案上看, 轴走到案子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可见古人的生活非常讲究, 看画时都要设计一个小小的机关。 翘头的部分既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变化,又有实际的功能。
翘头案的抹头来自建筑的飞檐, 与古代建筑屋顶相仿, 放在大厅的正中间, 正好上下对应,有稳重、威严之感。 翘头案作为供案的形式,过去在寺院和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
在寺庙中, 翘头案主要用于供奉佛像, 上置香炉等,造型庄严肃穆,使人面对它时肃然起敬。 而在古代衙门中, 供案的翘头非常高, 它具有威严感。
古往今来, 翘头案具有稳重端庄的特点, 是一件极其风雅的器物, 其常被文雅之士用作于书牍文案以及摆设装饰, 充分展现出了雅而尚礼、文不失秀的审美境界。
家 居 摆 设 庄严、大气、沉稳之态 古代中堂文化, 讲究庄重、对称、和谐,而翘头案, 则是中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器, 也有着传统上的固定陈设。 譬如:翘头案一般摆放大厅正面, 案上面放置一些陶瓷、座屏等器物, 常以左瓶右镜为标准,瓶或屏寓意平安; 镜可正衣冠,鉴古今。
翘头案的摆设, 也可做玄关摆放, 如过厅,且迎面有屏门,则将翘头案摆在屏门之前, 上置瓶花、小座屏、玉石等陈设。 既起到玄关风水的作用, 同时一进门就给人营造一种雅致的氛围。
▲夔凤纹翘头案·连天红 翘头案, 可在适当的墙体靠墙摆放, 同时陈设一些古玩字画,起到空间点缀的作用; 使得整体空间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又不会让高大的墙体显得突兀。
在古代的书斋或内室之中, 我们随处可见翘头案的身影。 或于桌旁,摆上些笔墨纸砚,珍稀文玩等; 或于翘头案两边摆放一对椅几,一种书香气息,油然而生。
翘头案,亦可将其作为供案,摆放佛像,配以香炉、花瓶等,渺渺香烟,突显肃穆的气氛。
如中堂设计, 简洁白底黑色线条硬装, 两边矗立黑色圆柱, 大红酸枝翘头案上桌, 案上摆放庄严肃穆之陶瓷观音木件,右边摆放绿植,以点缀空间; 案两边各置高香几,几上摆着一对青花瓷将军罐,色彩的反差,彰显木色之深沉; 案前摆放八仙桌配左右太师椅,桌上摆放子孙壁,寓意子孙满堂; 又太师椅配金黄之布艺软装坐垫点缀,彰显整体之尊贵气概。 整体家具家居装饰色调统一、结构对称,浑然一体。
如上图设计, 翘头案置于两茶室与书房两空间之廊道, 后面挂一竹帘子, 左右各一个青花瓷器, 中间为一尊小叶紫檀如意观音像。 这种设计,既起到了左右空间链接的作用,又可视作玄关之用。
▲翘头案,增添空间视觉观感 在书房设计中, 我们常于廊道或者是白墙空间位置, 摆放一翘头案, 案上放一瓷器, 挂一字画, 既满足了空间视觉感, 又增添了整体空间之艺术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