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让中国上帝很受伤

2011-07-21 14:25 来源:连天红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后来有了更加通俗的译解——“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分国籍,当然“上帝”也分国籍,而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说说的是“中国上帝”。 在中国,不少企业一味追求利益,不但没有好好服侍“上帝”,反而频频做出让“上帝”很受伤的事。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一件——达芬奇造假事件。
 
    伴随着达芬奇造假事件的愈演愈烈,以及新闻记者会上近乎失败的危机公关,使得“达芬奇的眼泪”以及行业协会为其开脱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看来中国上帝这次真的出离了愤怒。然而,家居界的“贵族”达芬奇造假,但那些本应该成为受害者的消费者们却没能获得同情,反而被指责该崇洋媚外,只买贵的不选对的,活该有如此下场。那么,中国消费者到底伤在哪?贵为上帝的消费者又该如何反思?

     中国上帝的“内伤”
    “中国制造”面临危机,消费者心理是主导。众所周知,中国人“面子”一说由来已久,由于残留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虚荣心作祟,部分的人喜好于通过一些“载体”如消费奢侈品来凸显自己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身份,从而满足“面子需求”。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目前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高端奢侈品品牌,占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品牌,几乎完全是“洋品牌”。一些勉强称得上中国自主高端品牌的企业,由于始终面临着销售市场狭隘、人才不足等客观因素,而被“洋品牌”甩得远远。自古中国也有这样的一个荒谬论:“国外月亮比较国内的圆”,这也是“中国上帝”对“洋品牌”毫无抵抗力,对国产品牌距而远之的主要心理原因。

    中国上帝的“外伤” 
    洋文化入侵,铺天盖地的舶来品充斥着国人的眼球。在经济条件日渐改善的21世纪,伴随着洋品牌文化在中国长期的宣导,导致以往专注产品质量的消费者,也开始注重 “名牌”和包装,甚至形成诸如“视觉控”“崇洋媚外”的弊病。
众所周知,国际奢侈品以一向“天价”为导向,虽然现在“洋品牌”遭遇了一些信任危机,但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一时还难以动摇。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一般是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成功人士才会购买;然而在中国,奢侈品消费很大程度上是炫耀性消费。虚荣心是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一个主要动力,而天价舶来品正好满足了中国上帝的心理。

    千年国粹能否缝合中国上帝伤口
    经过假洋品牌带来的新伤旧患,中国上帝应该端正心态,理性看待洋奢侈品消费,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对于中国本土的尊贵奢华我们的上帝也应该学习理性回归。连天红中式宫廷家居用品让中国几千年国粹文化大步跨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新宠儿。
 
    连天红致力于推崇国粹故宫奢侈文化、明明白白的奢侈品消费方式,产品不折不扣不代工、售后终身无理由退货等等,缝合中国上帝伤口。比起国际奢侈品的略显浮夸,连天红中式宫廷家具的美在于沉稳,在于大气,将几千年的宫廷尊贵打造在100%的榫卯结构上。同时连天红中式宫廷家居发展与家具相配套真丝布艺软装和其他民间工艺,更是将宫廷奢侈与现代时尚的结合演绎得尽善尽美。宫廷家具的“硬实力”加上软装配装的“软实力”,连天红中式宫廷家具用品必然能用它的奢华及内涵,让中国上帝真正享受到“顾客至上”。

公司标志
编辑:策划组
连天红 企业动态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