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创新”从来都是红木业可持续发展良策

2011-04-27 11:19 来源:连天红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中国红木家具 一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高超的工艺技术和珍贵的材质以及巨大的收藏投资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近期,红木家具这种传世之宝很有可能受到原材料的稀缺影响而前途堪忧的声音不绝于耳。众所周知,红木家具生长缓慢,树种稀少而且产量极低,经过近年来的大量砍伐,已经面临灭绝的境况,像海南黄花梨市面上几乎难觅其踪,红木原材料如果真的到了一木难求的局面,那么红木家具也要随之遭受灭顶之灾吗?

    红木家具主要指的是硬木家具,从广义上讲,用紫檀、黄花梨、酸枝木、鸡翅木、乌木、花梨木做的家具等等都被称作红木家具。中国古典家具主要分为四种,漆木家具,竹木家具,红木家具和柴木家具。在这四种家具中,漆木家具最早出现在汉代,竹木广泛应用在相同时期的南方,柴木家具多用在民间,材质最差。明中期以前,中国家具的主流主要就是前三种,明朝中后期,郑和下西洋购回大量如黄花梨之类的硬木,红木家具应运而生,因其巨大的优势,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奇葩和中国本土奢侈名品。

    如果说中国古典家具的演变是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么红木家具的历史沿革则一直贯彻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明中期至清中期,随着红木家具的声名远播,上层社会对红木家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黄花梨渐渐枯竭,迫使皇室选用其他优质木材代替黄花梨,于是紫檀以其优秀材质赢得青睐,开始广泛使用,成为皇室御用首选材质,后来,因酸枝木与紫檀木材质相近,用以填补紫檀告急的家具制作空白,逐渐成为皇家雅士、士大夫制作家具的主流木材。

    而今,红木家具材质的日益稀缺,也督促着红木业人士思考以后的发展道路,首当要冲的就是寻找可替代的新的红木原材料,这也成为业内人士的一致共识。连天红家具公司近来在红木原材料上的探索创新结果,就成为红木行业寻找可替代材料的大胆尝试,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了解,连天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了十余种可替代红木的原料,连天红营销公司张剑钊表示,“这些木材本身就具备红木级的使用特质,不仅花纹靓,且从替代木料本身的硬度、密度、防腐蚀和耐磨性等方面得出的测试结果,这些木料的特性丝毫不逊于国标中的部分红木,有的甚至还更好。在中国,红木家具不仅仅是家具,更是一种艺术品以及拥有者财富的象征。但红木文化要发展,必须要用新的木材来支持,不断开发新的木种,开发不为大家所了解的树种。要是老抱着紫檀花梨,那么这个行业就没法发展了。”

    目前,连天红家具公司的新的原材料探索之旅也带动了整个行业对红木原材料的思考,探索才刚刚开始,而连天红发现的新材料也已经正在规划使用当中,连天红表示按照公司一贯的不折不扣经营理念和透明化消费主张,现在定价会相当合理。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红木家具的一贯走向,现在的新材料会不会在多年之后和黄花梨、紫檀一样稀缺和珍贵,这个的确还要拭目以待,但是“材质创新”却确实是整个红木家具历史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公司标志
编辑:北京宣传部
连天红 企业动态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