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初一些家具展将“定制家具”作为主题,今年的“定制”概念又开始走俏。象征这个性与专属服务的“定制家具”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让特殊户型的业主找到了福音,但是如同所有新兴的市场潮流一样,定制家具本身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环节。 市场现状:定制家具日益走俏 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信息灵通的70后、80后,在买家具的时候不仅会看品牌知名度、环保指标,更会通过网络、家具论坛等各种渠道来鉴别产品蕴涵的文化与内涵。面对消费者年龄层次的更迭,购物品位的不断提升,各大家具厂商纷纷推陈出新,推出极具个性的家具产品。不少定位中高端的个性家具产品,这些新款家具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 2009年,定制家具的份额日益提升,成为中原家具行业中的热门概念,绝大多数家具品牌也纷纷推出了“一对一”的专属化定制家具服务。业内人士认为,定制家具流行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中新户型层出不穷,另外,家庭装修风格日趋多样化也是一大原因,家具行业原有的那种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最新的网络调查数据表明,高达85%的被调查者希望购买定制家具,超过50%的被调查者家里已经购买过定制家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是中小户型业主。 专家提示:家具定制易、退货难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家具生产经营者开始为消费者提供包含规划、设计、制作、安装等在内的全方位定制家具服务,受到消费者欢迎。然而,由于标准欠缺等原因,这种“量身定做”的家具产品正成为消费者维权的一个难点。 目前,由于定制家具服务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经营者销售服务缺乏应有的服务技能,消费者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合同约定内容中难于自身保护,特别是如果双方事前没有对家具的尺寸、价格、材质、交货时间、安装、退换货等重要内容进行详细约定,一旦产生消费争议,消费者难以退货并要回货款。 对此,长春市消协方面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家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实施动态监管的力度,依法查处违反相关标准、质量欺诈等违法行为。家具生产经营企业应切实履行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责任义务,不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家具产品;经营者应严格把握进货关,不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的产品;消费者购买家具应选择有信誉度的生产、服务企业,对定制类商品应注意合同内容约定,对所购商品应注意产品标识、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消费者购买家具应就送货时间、产品质保期、退换货要求等内容认真签订合同,以便日后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