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画中的吉祥纹饰

2010-06-11 08:06 来源:中华五千年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明清时期的瓷器装饰(即瓷画)中,吉祥纹饰十分流行,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两大类:一是画中事物本身就具有传统的吉祥之意;二是画中事物可以与吉祥语谐音,寓意。明、清时期吉祥瓷画中,事物本身具有吉祥之意的,以龙纹和莲纹最为常见。

    龙纹有:团龙、云龙、海水龙、独龙、双龙、五龙、九龙、十龙、翼龙、花间行龙、抢珠龙等等。

    莲纹有:缠枝莲、荷莲、蕃莲、折枝莲等等。龙和莲是我国瓷画中的传统内容。龙,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物,一直为人们所崇拜。民间广为流传神人、贤君乘龙的传说,甚至被载入史书。《史记·封禅书》中,还载有黄帝乘龙升空而去的传说。大约自汉代后,“龙象至尊”的意识逐渐形成,龙成为最高封建权威的象征。明、清时期,这种观念得到极大发扬,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御用的器物上充满着龙纹。

    莲,也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植物,古籍中记载为“芙渠”、“芙蓉”等。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视为“花之君子”。

    其实,龙纹最早出现在商代的青铜器上,到了秦汉以后,龙纹较流行在画像空心砖上和玉器上。唐以后就用刻划、绘画等手法装饰在瓷器的主要部位。莲纹也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从南北朝至清朝一直盛行不衰。这也是民族心理在瓷画艺术上的反映。

    此外,明清瓷画中常见的牡丹被人们认为是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早在宋代就有“富贵之花”的美称。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非常流行一种以谐、寓意方式表现吉祥主题的瓷画。如:

    五福捧寿图。蝠与福谐音,清康熙时的瓷器上出现以四只蝙蝠环绕寿字,寿字中间又一蝙蝠,或以五只蝙蝠环绕寿字桃的图案,以寓此意。

    福、禄、寿图。蝠、鹿与福禄谐音,寿桃、松鹤象征长寿,清代瓷画以蝙蝠、鹿、寿桃或松鹤为图案,以寓此意。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