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发布全球濒危语言地图 18种面临灭绝(2)

2010-05-23 07:38 来源:新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这张地图中,大家最关心的是被联合国下达“病危通知书”的,离“灭绝”最近的18种“垂危”语言。我数了数,目前会说这些语言的,基本都只剩一个人了,无法交流更加速了语言的灭亡。很多语言最后的使用记录已经是两三年前了。直观地看地图,垂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是在南美洲,有7种,然后就是亚洲6种。以国家划分的话,最多的是巴西和美国,都占据3席,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两个国家也各有两种语言“垂危”。其实之所以多分布在这些国家,也和这几个国家的语言多样化有关,像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虽然人口只有600多万,但是语言却超过了800种,被认为是地球上使用语言最丰富的国家。

    主持人:如果只有一个人会讲这些语言的话,恐怕离失传的那一天也不远了吧?

    记者:没错。而且我也对这全部的18种语言做了一个了解,发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就是你刚刚提到的,语言因为无法交流而渐渐失传,实用意义没有了;还有像懂这些语言的人,也都已经年纪很大了,通过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可能性非常小;第三,这些极度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多生活于河边山旁,或者是孤立的海岛,或者是存在于偏僻的部落。这样的地理环境可能更造成了语言的隔绝和失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目前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也有预测说,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其中80%到90%会在未来的200年里灭绝。

    主持人:现在世界各国都有哪些保护语言的措施呢?对濒危语言的保护“赶得上”语言的消亡吗?

    记者:其实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号,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母语日”,目的也是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希望大家多关注濒危语言,避免地球上大部分语言的消失。这也是全球保护语言多样化的一个进步。

    在保护母语的实践上,像法国是依靠法令来保护法语,而德国的一家“保护德语学会”的语言学专家们试图通过语言改革,把德语词汇的拼写、语法简化,然后在学校和报纸上推广;丹麦政府自2001年曾发行过一套名为“使用母语”的纪念邮票,很有意思;在澳大利亚,一个会说佳沃瑞语的土著去世后,一个“澳大利亚土著语言”的网站却兴起,人们仍然可以听到他用这种语言讲述的美妙故事。其实保护语言的方法何其之多,濒危语言也一样,像日本的土著阿伊努人的语言一度几乎灭绝,上世纪80年代只有8个人能说这种话,后来日本政府进行了政策调整,建立基金会,开办文化馆,让当地的后人学习自己的语言。现在这种语言就慢慢恢复了。就像有的专家说的,只要各方努力,任何一种濒危语言都是可以拯救的。

    语言的保持和流传,不单表达和文字的珍贵传承,更是文化和人文生态的继续和繁衍,这是语言的魅力,也是语言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因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爱护,使这些文明的财富得以永恒。

公司标志
编辑:fhp
连天红 趣闻乐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