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可以穿梭时空,让21世纪最优秀的记者去报道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一年下来可能谁都没能挖掘出这次世博会的主角。 历史总是充满着意外,世博会就在不经意之间影响了世界。以今天的目光看,那时维也纳的主角是发明家齐纳布·格拉姆。在布展的时候,他偶然接错了线把其它发电机的电接在自己发电机,竟然产生动力。这个让工程师们欣喜若狂的错误导致电动机的发明,拉开了电气时代的序幕。 其实,当时报纸上的意外已经够多了:多瑙河突然发生洪水泛滥,世博会期间再暴发霍乱2855人死亡,开幕后的第九天发生股灾,茜茜公主的“绯闻”……可是谁也不能猜到结局,推动世界的竟是展馆内的小错误。 老工匠参展世博会 让我们置身其中,与比利时工匠齐纳布·格拉姆一起感受1870年代的欧洲,体验世博会的意外与历史进程。 年近半百的格拉姆一脸大胡子,他在法国巴黎的工厂里观望1873年即将在维也纳举行的世博会。格氏已经是发明、工程圈子内小有名气的人,可倒腾技术毕竟与大众相差甚远,普通人眼里,他至多是工匠、老到的技术人员兼小工厂的小老板。 1871年,格氏与法国工程师HippolyteFontaine开了家工厂(theSocietedesMachinesMagneto-Electriques Gramme),倒腾起世俗眼中的旁门左道:发电机。 这时(19世纪中后期),世博会对工业发明应用的影响,以及举办世博会来提高国家地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比格氏开厂早一年,奥地利政府就宣布举办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主题为纪念约瑟夫一世执政25周年。奥府更为清除1866年普奥战争失败后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 对于格拉姆这样充满天才的工匠,世博会无疑是个交欢的好场所。世界工厂英国的种种蒸汽发明,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世界。 平心而论,无论读书还是搞工程技术,格拉姆都是个半拉子大老粗。1826年4月4日生于比利时小镇热埃-伯德内的一个受教育家庭,父亲是个公务员(税务工作人员)。小格拉姆被寄予教育厚望,可他没什么天分做学生,表现欠佳。他很早就没有读书,出来做了工匠,发现自己在熔补方面颇具天赋。 20多岁的年轻格氏后来旅行到法国,与裁缝Hortense Nysten在首都市郊建立了小家庭。在以手工糊口的家里,他的才能日益彰显。在巴黎,格氏最早是模工,打造弧形灯器模具。这直接激发了他对电气的爱,他琢磨着搞一个发电的改良设备。1860年代,半路出家的格拉姆醉心于摆弄与此相关的各种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