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画案之漂流记

2008-12-08 13:59 来源:腾讯QQ空间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一、工艺精美的画案这张充满皇家气派的大画案(图1),在过去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一直被安静地摆放在一位加拿大古董商的地下室里。而在2006年的秋天,它终于再次横渡太平洋,回到久别的故土,回到了曾经“养育”并珍爱它的人们中间,并为我们引述出了一段民族兴衰与劫掠流离的往事。


 

    这张清代大画案呈深红褐色,宽178厘米,纵120厘米,高83厘米。在国内外各级博物馆的明清家具的收藏中,此画案的纵幅是最大的,桌案面积达到2.13平方米,也极为罕见。目前,只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紫檀大画案(图9),宽233厘米,纵93厘米,可与之相比。面心板和边、腿都是使用心材,有纹理十分漂亮的山水纹、麦穗纹、蟹爪纹和“龙眼”(图5)。其木质坚硬,油性大,表面包浆完好亮丽,极富光滑感和透明感。

    经多位知名古典家具专家的鉴定和研究,其木质应以老红木为主,即所谓“泰红”或“印红”(泰国花梨和印度花梨),面心板似为越南黄花梨或泰国黄花梨,因其体形硕大,工艺精美,在民间非常珍贵难得。

    此画案的桌面边缘为冰盘沿。桌面为攒柜装板结构,两拼的面心板各宽40厘米,长160厘米,山水纹亮丽,应是取自树龄在千年左右的树材(图6)。桌面的大边(长边框)、抹头(短边框)及中间的梁,宽大厚实,从木纹看也是取自单独一棵树材。面心板底部披细麻髹黑漆,做工非常工整严谨。

    画案带束腰,束腰镶4至5块樱木装饰条。画案的桌面与腿的结合为包肩榫结构(有人称挂榫结构)。每面的牙条与腿的相接处,安有两只镂空雕托角牙(图4)。在四条牙板与八只托角牙上,共雕有16条精美的硬拐龙纹,四颗宝珠和云蝠纹,皆雕刻打磨得极为规整精细。粗达9×6厘米的四腿,为直腿内翻卷云纹马蹄(图3)。四腿木纹相似,取于一材,并经过上色处理,符合宫廷家具部分上色处理的工序。其装饰工艺之美,雕刻水准之高,符合了清代宫廷家具的特殊要求。大画案包浆完好亮丽,可以感觉到它曾被长期精心保养和使用。

    从形体特征和样式方面看,它是典型的清乾隆时期的作品。经过康熙和雍正时期的过渡,清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发展成熟,在造型风格上与明式家具已有明显不同。其典型特征首先表现在造型更厚重,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宽大,与此相应,局部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气势浑厚,造型非常稳重,凸显皇家气派(图2)。清式家具在榫卯结构上也承袭了明式家具的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优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在乾隆之后的清宫廷家具,在花饰上有了新的种类,但繁复有余,气概不足。

    从清朝规制和制造使用的角度看,这样巨大的雕龙画案,非一般官宦允许制造和拥有使用,应是皇宫或王府的主人用于书画大幅巨制。在清中早期,从遥远的印度、泰国运输这样宽大而高级的树料,也非一般商贩所能做到的。

    二、侵略军掠走的实证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这张大画案的底部和牙板内侧,粘贴有两张不大的字条残片,上面赫然打印着:“调查切符第562号” (图8),“大日本宪兵队,昭和 年 月 日,名称,家具备品抑留票。严禁无断持出,严禁剥脱,上记违反者处罚”的字样,并盖有署名“井冈”的红印名章(图7)。

    从标有“日本宪兵队”的字样以及 “第562号” 的数字证明,侵华日军曾在我国各个重要城市,尤其是在北京的文物单位、政府驻地和私家大宅,有部署地大量搜掠和集中转运中国的文物珍宝,并配有专门的标签和编号!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曾经大规模而系统地掠夺中国文物的实证。

    中国老一代的文博专家和明清家具权威王世襄先生,曾经作为中华民国政府的代表,亲赴日本,进行被掠文物物资的寻找、认证和回收工作,了解到一些日军当年抢掠文物的情况。

    三、“以文证物、以物证史”

    故宫博物院胡德生先生提出过“以文证物、以物证史”的文物鉴定研究思想,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诠证。这样的日文军用标签,让任何企图篡改侵略与掠夺历史的日本人都有口难辩,难于抵赖!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不记述来历的中国珍宝遗留在日本的博物馆和民间。

    战争期间,这张画案是否到过日本是难以得到证实的,但有类似序号的文物在中国好像从未出现过。如果这只画案当年留在中国,如此有“大日本宪兵队”标记和续号的大件被掠文物,只能是由当时国民政府的军事部门和文管部门接管和保存,不应流散到社会上或其他国家。

    更有意味的是,在这张画案的边框上还有两道明显的刀砍痕迹。这些刀痕,笔者认为不大可能是珍爱而拥有它的中国主人所为,应该算在惯用砍刀的日本侵略军头上。

    在这个大画案脱离了日本宪兵的“军管”之后,应是落入了美国人的手中。因此它又远渡重洋到达了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某个拍卖会上,被一位加拿大的古董商买下。之后它被运往加拿大,在这位古董商及其后代的地下室里沉睡了三十年。

    从古至今,外族的入侵就是本民族的灾难。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许多珍贵国宝就成了英法强盗的战利品,之后出现在欧美的古董市场上。今天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大量文物不是也经历着流失的命运吗?

    这张清代的雕龙大画案,形体硕大,气概非凡,装饰精美,材质精优,所以很有艺术价值。同时,它又是难得的侵华日军掠夺文物的实证,为国内仅见,因而它又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

    从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到今天,已经有七十余年了。中华民族已从衰败中重新站立了起来。在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许许多多中华珍宝,或经民间或经政府,又开始了回归故国的历程。新世纪之初,这件精美的家具再次远渡重洋,回到了它的故乡——北京。而当它的收藏者,发现了其隐藏的文史信息后,也再次为民族往日之悲怆与今世之复兴而感叹!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趣闻乐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