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家具出口企业的反应 内外交困中求利润 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电、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鞋帽、家具等,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产品销售额的一半左右。欧元贬值,将会对上述产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短期内让出口产品变得更“贵”,大大降低了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对一些拿到欧盟订单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在2008年美元大幅贬值的时候,家具出口企业开始尝试使用欧元结算。本来用欧元结算是希望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但2010年1月1日,10万欧元可兑换97.97万元人民币,截至5月27日仅能兑换83.94万元人民币,10万欧元损失14.03万元人民币,这一汇差让不少企业经济受损。由于人民币实质上盯住美元,造成人民币被动升值,毋庸置疑,欧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关系中国企业下半年的进出口贸易。经济专家认为:欧元贬值的影响相对滞后,对中国出口欧盟企业的冲击暂时放缓,但是迟早要来。下半年对欧盟市场出口增速也将减慢。若欧元持续不坚挺,则物价上涨,国民捂紧钱袋,消费低迷,出口形势长期不能得以扭转,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下来。 同时,国内家具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今年年初以来,普遍出现的“用工荒”致使企业人力成本增加,原辅料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尤其是板材、海绵、油漆、五金配件等明显上涨。原材料木材等紧缺,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第一季度木材进口总量大幅增加,进口总量达770万立方米,总金额1.3亿多美金,与去年同期相比在数量和总金额上分别增长了37%和60%。但是国内木材需求不会长久保持增加的态势,预计下半年木材进口量会有所下降。再加上人民币有一个升值的预期,对欧元累计升值已达14.5%,长此以往也将给我国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家具产品在下半年必将涨价。宁波家具商会秘书长杨君渊也曾断言:“由于原料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家具涨价在所难免,从今年总趋势来看,涨幅预计在10%-15%”。但是此时中国家具企业又遭遇欧元贬值,家具出口企业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欧盟市场需求疲软,家具出口企业被迫调整价格,但是在国内又面临家具产品成本增加的压力,家具企业出现降价无利可图的现象,“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失去其市场竞争力,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若持续下去,必将引发中国家具行业进行结构性的重组。所以家具业只有不断调整对外出口贸易政策,降低产品成本,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