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宿州市家具厂宿舍小区出现一件怪事:一些市民搬进小区2号楼后,进出小区靠翻墙,吃喝靠绳子从楼下往上吊;另外一些人24小时守住小区门口,对于搬进2号楼的居民“准出不准进”;还有20多名民警24小时守在一边,防止两拨人发生冲突。记者昨天赴宿州调查发现,出现上述怪现象的原因是“一房两卖”。 【记者探访】一方守房一方护院 2005年,宿州市民王云平在家具厂宿舍2号楼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跟她签购房合同的是淮北宏业房地产公司宿州分公司,约定交房时间是2006年底,但交房时间却一拖再拖。今年6月1日凌晨4时许,宏业公司通知她拿钥匙收房,可接下来的事情让王云平和20多位购房户始料未及。 “我们刚拿到房子不久,家具厂的职工也来了,说房子是他们的。”王云平说,家具厂来了二三十名职工,守在小区门口不让他们进出,并且将2号楼的单元门锁起来,不让他们出门。后来,经过警方调解,单元门被打开了,但守在小区门口的家具厂职工表示“准出不准进”。 “后来,我们知道房子被一房多卖了。”购房户廖敏说,现在他们20多户居民就守在房子里,吃喝主要靠亲属送到小区,然后用绳子吊到楼上,如果有急事要进出小区,基本靠翻墙,“我们现在也不能离开小区啊,一旦走了,房子就要被别人占了。” 记者昨天看到,小区门口坐着五六名男子,小区后围墙处不时有人翻墙进入小区,附近还站了不少民警。据了解,为了防止双方发生冲突,20余名民警24小时在小区值守。 【家具厂】宏业公司没有出钱 宿州市家具厂厂长周洪泉对记者说:“这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房子。” 据周洪泉和部分员工介绍,2号楼是该厂职工集资兴建的,“有30多人参与集资,总投入约350万元。”周洪泉说,起初,该楼是与宏业公司联合开发的,但“宏业公司从头到尾都没有出过一分钱”,没有资格出售这些房子,他们后来知道宏业公司在卖房,那些“外面的人”持有的购房合同都是假合同,家具厂不会承认。 【宏业公司】公司投资建了房子 宏业公司宿州分公司总经理程鹏告诉记者,家具厂宿舍楼是由该公司和家具厂联合建设的。当时,双方签了协议,规定房屋建好后,建筑面积67%归宏业公司,33%归家具厂,“加上门面房一共48套,其中34套属于我们,14套归他们。”程鹏说,他将属于公司的34套房子卖了,没想到家具厂也把属于宏业公司的房子卖给了家具厂职工。宏业公司已将家具厂告上法庭,要求确定2号楼的所有权。 针对家具厂所说的房子是由该厂职工集资兴建一说,程鹏说,房子在登记时用的是家具厂的名义,登记的建房方式是集资建房,之所以隐瞒双方合作建房,是为了省下几十万元的费用,“当时是抱着侥幸心理的”。 【调查组】争房双方都有责任 2008年家具厂宿舍楼“一房多卖”现象曝光后,宿州市监察局会同市国土局、市房改办、市房产局、市建委等部门成立调查组,调查的结论是家具厂和宏业公司都有责任。其中,家具厂在宿舍楼操作上违反了集资建房的有关规定,厂领导弄虚作假,隐瞒和程鹏合作建房的实际情况,导致有关部门批准了其集资建房的申请,并依照集资建房的程序办理了相关手续,减免了土地出让金和各种费用。同时,宏业公司单方面售房,既没有预售房屋许可证,也没有履行和家具厂所签的协议,得到家具厂的认可,欺骗了消费者。 目前,宿州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商议解决方案,宏业公司与家具厂的房产官司也将于下周开庭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