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能值多少钱(2)

2010-04-22 16:14 来源:新浪家居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中国的家具市场上,设计费多少才合理呢?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依然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在目前的中国家具市场上,不但消费者弄不清楚设计到底能值多少钱?大多数的家具企业也搞不清楚,自己在生产一款家具时,到底在设计上花了多少钱。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就告诉记者说,要精确计算出设计在家具生产中的成本,“中国还很难做到……这可能和中国的文化有关,就像吃饭,我们不习惯分得太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家具设计更多的还是靠经验的积累,设计投入很难科学量化。另一原因则在于设计队伍的组成,“中国家具企业的设计师往往是自己的员工,很多企业甚至是老板自己在当设计师,这个成本怎么算呢?”

  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比较明确的设计分成制度,“比如双叶,他们的设计师做出样品来,卖出去的第一套,收入归设计师,之后再卖还有不同比例的提成。”不过,即使有这样的制度,由于不同的家具销量相差很大,设计师的聘用和培养费用也不尽相同,要精确计算出每套家具的设计成本是多少,依然困难。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曲美。在这家老牌家具公司每一样产品的研发成本是多少,给设计师的佣金是多少,都清清楚楚。曲美的总裁赵瑞海告诉记者,“我们和设计师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佣金制,就是产品销售之后,按事先约定给设计师1.5%到2%的提成。”

  赵瑞海说,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成本的明确性,他们之前也尝试过聘请设计师和买断设计的方式,但感觉风险很大;而通过佣金制,不但可以在生产阶段就精确计算出设计成本,也有利于和更多的优秀设计师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现在的设计师绝大多数来自国外,长期合作的有7个设计所,30多个设计师。”

  佣金制,困难的是信任

  其实,如今拥有国外设计师的家具企业远不止曲美。朱长岭就告诉记者说,“最近这几年,家具企业聘请意大利、法国、美国设计师相当普遍,但凡有名气点的企业都在这么做。”

  但建立佣金制,却远不是聘请外国设计师这么简单。“其实跟他们合作,最难的是信任,而不是一个点两个点的让利,你要不是一个有信用的企业,税务局都不知道你真正的销售额,人家设计师怎么知道呢?佣金制是一个信用体制下的制度。”赵瑞海说。

  而目前在国际上,中国家具业最缺乏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不是人才,恰恰是信用。

  一位参加了2009年米兰国际家具展的中国设计师曾告诉记者,在米兰,他们第一天准备逛家具店时发现,大多数店铺都关门了,原因仅仅是因为“听说中国人要来。”这不是记者第一次听到类似的故事,几年前的意大利鞋展也上演过类似的一幕。

  意大利是设计强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乌别托·埃科曾经说过,“如果说其他国家把设计看做一种理论,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说设计的意识形态。”

  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厂家开始有了设计的意识,但普遍采用的手段却是“抄”,朱长岭回忆说,“那时候的情况是,欧洲的展览一闭幕,半年后他们的产品样式就在中国流行了。”

  1999年,随着曲美家具首开先河的引入丹麦设计师汉斯,有远见的中国家具厂家渐渐培养起自己的设计力量,时至今日,设计主要靠“抄”的情况已经改观,但名声的转变尚需时日。

  此外,由于进入门槛较低,2007年时中国的家具企业就已超过5万家,但大多是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寥寥无几,财务不规范,数据不透明是普遍现象,朱长岭就承认,中国家具协会也很难拿到企业的具体生产数据。

  可以想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具企业如果想以曲美式的佣金制来明确设计成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公司标志
编辑:郑瑾
连天红 周边巡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