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比黄金更保值 通胀预期下,如何才能防止口袋缩水?炒股、炒金还是炒房?有资料显示,艺术品投资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项目(另外两项为:金融、房地产)之一,其回报率之高,最终将跑赢房地产和金融投资。 1948年,张大千在沪办展,99幅作品中,《宋人山寺图》开价最高,是其他作品的十倍,某藏家以4根500克的金条买走。61年后,在2009年北京匡时拍卖会上,这幅《宋人山寺图》的成交价高达1366万元。众人皆知黄金抗通胀,然而即便按今天的金价算,4根500克的金条也才不到50万元。由此可见,艺术品确比黄金更抗通胀。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遍查中国现当代优秀国画、油画艺术家近十年的拍卖市场走势,无一例外是一条逐级向上的曲线,靳尚谊、王沂东等涨幅较大近10倍,徐悲鸿、吴冠中、陈逸飞、罗中立等都是5-6倍;国画在近两年创出高位,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为“硬通货”,成交价持续上涨,程十发、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在十年间也涨了5-8倍。 有分析人士总结,过去50年艺术品投资回报和股票回报基本相当,股票投资回报是10.4%,艺术品投资回报基本上在10%。但艺术品是实物资产,比股票更加抗长期风险,时间越长,保值能力越强。同时,艺术品投资回报率也远远好于黄金,黄金回报仅在5%左右。 长期持有才抗通胀 不过,投资者要注意的是,文物艺术品市场同样有风险。首先,艺术品投资不能像股票一样,每天有进出,并及时变现。如果短线操作艺术品投资,很有可能会亏损。 比如,2002年,罗中立的《阳光女孩》拍出了55万元,2006年再上拍场拍出了187万元,7年翻了3倍多。两年后,即2008年藏家再度将《阳光女孩》拍出,成交价仅为196万元,短线运作的结果是,扣除来回手续费,不但没挣到钱,还微有亏损。藏家认为,艺术品的投资期限应该在5年到10年以上。 另外,投资者不可不警惕艺术品市场的“通胀”,有的藏品经过极度炒作,价格已超出理性,存在泡沫。比如红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价位已存在一定泡沫。收藏专家表示,从近期艺术品拍卖行情看,中国古代书画和近现代名家书画久经市场反复验证,属于抗跌品种,投资者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