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分析 今年,在全国和各地“两会”上,关于要求降低殡葬费用的呼声不绝于耳。百姓对这一行业的不满之声也越来越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09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将此对比采访中扬州中等家庭居民能接受的消费清单计算,一次殡葬费用,大约相当于城镇居民4年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显然与我国推行了几十年的“简朴化”殡葬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 专家:薄养厚葬的观念作怪 “火化费最低630元,遗体洗澡200元;遗体理发80元;遗体穿脱衣50元;特殊遗体穿脱衣80元;普通化妆80元;特殊化妆180元……观望火化服务费5元/人……”市民黄先生说,按照目前的殡仪必须要走的几项,无论怎么简办,都要花去上千元,还不包括墓穴等费用。 越来越多巧立名目的服务项目,多打着“让亲人走得体面些”的煽情牌。可这些一项项的“体面”背后,常常是亲人上万乃至十几万的花销。 在墓园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前来扫墓的市民,对于墓园价格,他们一致地回答是:“太贵!”可当问及如此贵为何不考虑目前最便宜的几千元的如壁陵之类的墓葬,他们称,主要是几千年延续的厚葬风俗在影响着他们,太简单了怕别人嘲笑,亡者也没面子。 “死得面子,活要受罪。”采访中,市民梁女士说,为了这“面子”,这钱多数人家都会花得特别顺当,清明时节,带领亲朋去墓园扫墓,在等级有序的墓园中,墓价高的墓穴,让扫墓者也有着悠然的“虚荣”。她说,每次亲朋扫墓时看到她父母的墓,多会送她一句:“将父母葬得这么好,你真孝顺。” “薄养厚葬”的观念推高了殡葬价格 “环保”应成殡改主流方向 “归根究底,还是‘薄养厚葬’的不文明传统风气在作怪。”对此,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吴林斌副教授表示,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而告别逝者,自古以来就倍受世人重视。千年以来的薄养厚葬不良风气,影响深远,但这与传统道德提倡“厚养”相悖逆。 民政:不正规殡葬服务有黑洞
民政部门表示,对殡葬业服务的管理,我市都是按照国家与江苏省殡葬业规定来实施的,殡仪馆是专门从事遗体的运送、防腐、整容、冷藏和火化等殡葬业务的服务单位,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辖区县以上民政部门批准,不得从事上述业务。 另外,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建议:树葬江葬,既环保又省钱 除了传统的墓穴安葬供后人凭吊外,扬州还有哪些殡葬方式?对此,市民政局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扬州殡葬的种类也很多,比如墓葬、壁葬、树葬、草坪葬、艺术葬、江葬。受传统观念影响,选择墓葬的还是占大多数,但是相对便宜的壁葬及环保的江葬也有不少追随者。去年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就有多位市民为逝者选择了江葬,但江葬有时间条件限制,因为亲属要提前到民政部门预约登记。 记者从郊区部分墓园了解到,目前各墓园推出的艺术葬的墓穴价多在2万多一平方,而经济环保型的树葬则只需660元。“墓葬之所以贵得离谱,受供求关系及传统入土为安的影响比较大。”扬大社会发展学院吴林斌副教授称,墓葬仍是不少市民首选的主流殡葬种类。 吴林斌副教授称,在倡导文明风气,推行“简朴化”殡葬改革的今天,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应摈弃传统不良风气,保护传统殡葬文化,一些环保节约的殡葬种类,或将成为以后殡改的主流。如树葬、江葬等这些环保种类,既能满足人们寄托哀思和日后凭吊的要求,又能达到提倡的环保简朴化的目标,是应值得推广和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