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电视台收藏鉴宝类栏目《天下收藏》主持人王刚曾在一次节目中系统描述了寿山石雕的全手工雕刻过程。 据介绍,寿山石雕刻工艺首先是“相石”设计,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要对着待雕刻的石料仔细揣摩一番,这就叫“相石”。其次,雕刻寿山石工序大致分为:打坯——运用雕刻工具,将原料的多余大块面切除,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凿坯——凿坯时先粗后细,由表及里,通过凿坯,使作品所表现的景物如人体的结构、衣饰、动物的毛发、肌肉、山峦的皱法,树木、花卉的枝叶,瓣蕊以及配景的细节等,都应该达到基本清晰精确。修光----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其中寿山石的雕刻技法包括浮雕、镶嵌、镂空等。最后是揩光上蜡,寿山石雕刻品在雕刻完成后,还需要经过精心磨光,才能充分显现出寿山石的特质和天然色泽,使作品外表光润明亮,磨光可用砂纸、木贼草、冬稻茎等,磨光分粗磨、细磨和“揩光”三道过程。 【保养方法】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应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环境。经过雕刻加工成品的寿山石适宜室内陈列,如石表灰尘,污物污染,只要用细软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切忌用金属或其他硬物修刮,以免破坏明亮光滑的表层。寿山石印章与小玩件,最好经常摩娑抚玩,油渍在人的体温下附着并沁入石中,久而久之,石质则更有灵性,古意盎然。对暂时收藏起的作品,最好放置锦盒中,抹白茶油,用密封料挤去空气,封口保存,令石不干燥,以养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