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红木消费预警,提示消费者在谨慎购买时注意签订销售合同。 消费者吴先生在某家具厂以近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座椅,标明木质为花梨木。鉴定后发现这套座椅实际用材为南非产红花梨木,不属国标规定的红木家具种类。吴先生进行投诉后,由于合同表明他是知情购买,该案终调解失败。 据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假红木家具销售主要有以次充好、名称欺诈,产品标识、销售合同中使用不规范名称以规避责任,局部用料整体出售、使用假贴皮、边材等方式。 买到真正的好红木,除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眼力”,更要谨慎注意购买细节。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提醒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要验看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文件,确保正规性;签订合同最为关键,因为合同是对红木品质认定的一个重要凭证,签订时要注明家具用料是整体红木还是局部红木,是否使用边材等。此外,消费者还应留意合同上所盖的公章是否清楚,如是在家具城的家具厂购买的红木家具,合同上同时还需要加盖家具城的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