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原料上涨 成品市场按兵不动
“6月后,原材料已上涨了10%-15%,已基本扭转了去年的跌势。”“九月十九木艺”在昆明主要从事红木加工和销售,其负责人袁女士表示,这主要表现在从缅甸、越南、老挝进口的红木品种上。
昆明一家大型家具商场的供货商表示,原材料从今年4月就开始逐渐上涨,但也并非所有品种普涨,像鸡翅木等低端品种的价格就基本没动,仍比最高位时低三成左右。涨价主要集中在红木中极为珍贵的小叶紫檀和酸枝木上,其中酸枝木从3万元-5万元/立方涨到现在的5万元-8万元/立方;小叶紫檀更是无法计算市值,“很多人又开始像前两年那样捂料不出了。”
不过,这一轮红木家具原材料上涨似乎已跳出了过去的涨价规律,暂时还没有传导到终端产品。经历了前两年的翻倍暴涨和去年的巨幅暴跌,红木家具的价格已渐渐成熟起来。
“市场刚刚有一点回暖迹象,还很不稳定,我们没有贸然提价。”袁女士表示,现在公司部分产品还在做7.5折的促销,原材料的上涨尽量在生产环节消化,市场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远东红木家具公司的销售人员也表示,虽然原材料在上涨,但成品价格却一直没有调整过;为了刺激消费,店里还在做促销。
“其实,在去年价格跌到谷底时,很多看好红木家具市场的商家都在积极备货;现在销售的,大部分是前期低点购进的货品。而且,市场并没有完全恢复,终端价格也只能维持低位。待这些存货消化完了,新进的货品价格就可能会上涨。”昆明港都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饶春奎道出了终端市场价格维持低位的原因。尽管如此,他仍表示:“但我们还是非常看好红木家具市场的,市场的前景比较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