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价瓷杂看内地春拍市场(图)(4)

2008-06-20 10:5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要评论    

分享到:

    No.7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北京长风推出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以1344万元成交排在第7位。此罐为元青花的典型器,从绘画及青花发色上看,此件元青花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能够超过千万元成交有其道理。

    No.8 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

    第8位是中国嘉德推出的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以400万元起叫,经过数位买家的竞价,最终以1232万元的高价落槌。釉里红是元代在江西景德镇烧制的一种釉下彩绘,烧造的条件较为苛刻,工艺技术也较难掌握,因此此类器物烧造的成功率很低。同类器物也很少能在拍卖市场上见到,而且此次这件器物烧造精美,所以好眼力的藏家肯定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点评:今年春季高古瓷在内地市场有所表现,但它们的精品上拍数量还太少,毕竟瓷器这部分的行情依然要取决于清代官窑瓷器的行情。从类别看,釉里红和斗彩瓷器的价格有所升高,在嘉德的“清代瓷器精粹”专场中,成交价格前两位皆被釉里红瓷器占据,另外斗彩瓷器的价格无论是在本季嘉德、还是诚轩、华辰等拍卖场次上都在靠前位置。如嘉德瓷器专场的成交价前10拍品中,4件都是斗彩瓷器,其中清雍正《斗彩福寿纹大盘》以201.6万元成交,另一件清雍正《斗彩荷塘鸳鸯卧足盘》(一对)成交价也达179.2万元。而诚轩的“瓷器工艺品”专场中一件清雍正《斗彩缠枝牡丹纹直颈瓶》成交价则高达504万元。斗彩瓷器始创于明宣德时期,成化年间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到明中期后斗彩瓷器开始衰落,直至清代康熙时期斗彩才再次获得新的发展,到了雍正年间斗彩达到了第二次制瓷高峰,因此这时期的斗彩瓷器艺术价值相对较高。
  
    佛像市场仍显上升趋势

公司标志
编辑:郑瑾
连天红 周边巡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