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欺世盗名” 海南黄花梨交易几近终止(图(2)

2009-03-04 11:07 来源:未知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泡沫破碎,古玩市场人去楼空

    海南黄花梨,向来被誉为中国最贵的树。其做成的红木家具,是木材家具中的极品。2007年被称为海南黄花梨的“牛年”。当时,木板叫价达9000元一公斤。就在这一年,广西北海一名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一下子从海南买走了4000多万元的原材料和成品家具。

    上世纪70年代,当时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仅为一两毛钱一公斤。近些年,少数北京、上海等地的买家来海南花巨资大举收购海南黄花梨木,让海南本土人士大为震惊,纷纷加入抢购收藏黄花梨的行列中。到2008年,海南省内黄花梨木板的价格已被炒至每斤2万多元,就连普通的料子也要卖到数百元一斤。在海口人民公园有一棵百余年历史的花梨树。数年前,已有“地下市场”的一些人开价5万元要这棵树。2008年初,“地下市场”开价已达40万元,由于海南政府部门保护得力才得以保存。

    记者近日采访过被收藏界认为是“海南花梨第一人”的郑永利。他19岁从浙江来到海南做木工,在上世纪70年代,海南黄花梨的珍贵还无人知晓,甚至有人拿来烧火做饭,而有的药材公司则以一两毛钱一公斤的价格收购回去,当作红花油等药材的原料。就是从当年的各种药材公司收购开始,黄花梨一直以一种药材的身份论斤出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一些不懂装懂的所谓收藏家一路爆炒,制造出了繁荣的假象。

    然而,这个巨大的泡沫仅存在一年时间就开始破碎。2008年5月开始,黄花梨价格开始下跌,交易率不断向0逼近。

    炒花梨,确实让一些人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也滋长了一些人的“野心”,他们开始借钱、贷款买花梨,然后囤积起来,期待着价格炒起来。有的人原来是认不得多少字的农民,是黄花梨让他们洗去了脚上的泥巴。他们并没有理解花梨精美的工艺,只是傻傻地买来木头,再用防盗门锁起来,沾沾自喜。买多了,他们之间会相互攀比,都说自己的最值钱。同样的一张八仙桌,今天你说你的价值20万,明天我就说我的价值30万。

    现在,花梨这架“直升机”却是自由落体。2007年的时候,海口新世纪6楼的花梨市场,铺面月租金少则数千元,多则2、3万元,当时有数十家卖黄花梨的铺面。2008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炒到了顶点,随后生意就一直走下坡路。现在降价的幅度形同割肉,众商家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折磨得怨天尤人,苦不堪言。

公司标志
编辑:郑瑾
连天红 周边巡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