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追捧 据陈克涛介绍,市场上流通的传统红木家具大多是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的,200年以上的已经很少见,大多是百年内的。从拍卖会上的成交记录看,厅堂家具和书房家具尤其受市场青睐。 上海拍卖行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办2场-3场红木家具专场拍卖会,加上平时夹带红木家具的拍卖会,每年总要有5场-6场红木家具拍卖会。每次拍卖,都会吸引上千人参加预展看样,实际参加竞拍的每次都达二三百人。竞买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收藏者。他们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品。经典的红木家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其榫铆镶嵌的制作工艺,也被誉为是传统红木家具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近年来,一些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也加盟红木家具收藏。时常出入上拍的几个老外,几乎每场红木家具拍卖会都会有所斩获。据他们介绍,如今在欧美一些上流人士家里,如果不摆几件中国传统艺术品,会显得没档次。传统的红木家具同成套的欧美家具“混搭”,不仅没有“格格不入”,反而非常和谐,并有“画龙点睛”之感。 第二类是做红木家具经营生意的。由于拍卖行的红木家具数量多,价格低,一般起拍价只是市场价的6折-7折,最后的成交价一般是市场价的8折-9折。一些红木家具经营单位便将拍卖行视作进货单位,场场不空手,转手赚差价。 正因为如此,红木家具的拍卖价格也日渐走高,上个月上拍举行的一场红木家具拍卖会上,一套解放初期制作的红木四椅两几8万元起拍,最后成交价达12万元,价格增幅50%。 升值稳健 一些红木家具经营店主透露,经营传统红木家具不像经营家电、食品、化妆品,家电囤积会担心样式过时,食品和化妆品又有保质期,而红木家具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值钱,因此只要看中就大胆买进,买进就是赚钱,今年卖不掉,明年再卖,价钱只会升不会跌。 据陈克涛介绍,传统红木家具平均每年增值幅度超过10%,一般过六七年就可以翻倍。今年北京一家拍卖行拍出一件清朝中期的紫檀木阁台(写字桌),成交价逾280万元。而该阁台的委托人8年前从上海一家商店买回这件阁台时,价格仅为25万元,仅仅8年时间,升值10多倍。上海拍卖行也在前几年拍出一张清代的麻将桌,成交价仅2000多元,如今市价已经超过2万元。 “稀缺的资源从长期趋势看都在升值。”陈克涛介绍,传统的红木家具是有限资源,一方面是其木材已经十分匮乏,现在制作的红木家具用材都是百年以上的,其百年成材的特性注定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传统红木家具还蕴涵传统的文化精髓。其双重稀缺资源加上实用功能,使其不断增值。 相比厅堂红木家具和书房红木家具,传统的房间红木家具还是价格洼地,增值幅度不大,一套民国时代制作的包括大橱、五斗橱在内的12件成套家具,成交价只有10万元左右。海派红木家具的成交价又比同时代的传统红木家具低1/3左右。 |